2022年以来,在省供销社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供销社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在“市场保供稳价、基层组织建设、主营业务拓展、流通体系建设、社有资产盘活、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重点工作上精准发力,圆满完成年初既定各项目标任务。2022年,全市供销系统社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18.43%;销售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6%;所有者权益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消费品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4%。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勇于攻坚克难,市场保供稳价有力有效。一是农资保供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采取扩储、联储等方式,储备化肥49680吨(其中尿素29692吨、复合肥14388吨、有机肥5600吨),完成年度化肥淡季储备任务3.8万吨的130.74%;累计供应各类肥料118179.63吨。二是民生商品保供成效显著。市供销商贸集团在市中心城区建成凉都供销惠民生鲜店34个(自营店17个、加盟店4个、合作店13个)、猪肉流动服务点7个,以低于市场价10%—20%的市场价,向群众供应猪肉、蔬菜、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累计平价销售生猪1145.65吨;完成钟山区、盘州市、六枝特区206吨冻猪肉储备任务。
(二)抢抓重大机遇,新国发2号文件落地落实。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一是成功申报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市供销商贸集团申报的“六盘水蔬菜产配一体化”项目,成功获得建设资金1亿元,其中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7000万元,金融机构贷款3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建成4800平方米配送中心、6600平方米中央厨房、1000余亩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完成乡镇综合服务站选址32个。二是东西部协作项目序时推进。市供销商贸集团公司申报的“六盘水市东西部协作蔬菜供应链项目”,获得东西部协作市级资金50万元;钟山区供销社贵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报的“东西部协作农特产品展销平台建设项目”,获得东西部协作市级资金18.5万元,目前两个项目已实施完成。三是“水城三锅”全产业链项目全面推进。水城区供销社整合水城羊汤锅、水城烙锅、茨冲鸡火锅等品牌资源,在易扶搬迁点住武社区投资467万元,建设水城“三锅”特色美食加工集配中心项目,打造“水城三锅”地域文化品牌,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正在组建生产运营和销售团队。
(三)巩固供销阵地,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一是提升改造基层社。采取党建带社建、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方式开展基层社提升改造,六枝特区平寨供销社、盘州市刘官供销社、水城区住武供销社顺利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钟山区新建的木果镇新丰村供销合作社、大河镇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在经营日用品、农资外,还增加了信息咨询、代收代办、快递物流等配套服务。盘州市民主分店改造建设和保田商贸综合体建设项目顺利完工,目前已投入使用。二是拓展基层社服务。制定《六盘水市供销系统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社有企业中全面开展“万企兴万村”工作,并与市工商联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振兴。其中水城区供销社筹集资金300万元,整合利用易地扶贫安置点闲置场地,改建厂房约1900㎡,建成集烙锅预制菜生产、烧烤肉串制作、特色面点加工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2022年企业累计用工220人次,开展招聘人员培训320人次,有效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四)聚焦主责主业,主营业务持续拓展延伸。围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不断拓展主营业务。市供销商贸集团在六枝郎岱基地示范种植松花、红米、香芋小南瓜等500亩;在六枝落别和水城龙场,合作改造提升茶叶基地4000亩;通过订单合作方式,带动六枝牛场乡牛场村、盘州市啊榔村、水城区猴场乡黄果树村和钟山区南开乡发仲村等7550亩蔬菜基地农产品销售;通过打通生猪“屠宰、配送、销售”全产业链条,2022年向市场供应生猪1.18万吨,中心城区市场占有率达60%左右,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六枝特区村级供销社月亮河乡花德村供销社,成功种植的10余亩林下黑鸡枞,为当地建档立卡户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5个,务工贫困户每年可增收约8000元。盘州市供销社从广东招商引资新建大俊兴鞋业生产车间项目,生产车间2900㎡,项目获中央衔接资金5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装修,预计年底能投产试运行,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当地200余人就业问题。水城区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佳铝铝业、水城春茶叶公司、六盘水光之未来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公司等合作经营废铝回收、茶叶、木材加工等,实施资产盘活项目3个,产生收益1000万余元。
(五)重构供销主渠道,流通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以产定量”布局产地冷链设施。根据全市农产品产量分布情况,加快推进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产量较大地区预冷和仓储需求。截至目前,共配套建设产地冷库3个,总容积2512m³。二是“以销定量”推进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全市供销系统围绕“农资供应、食材供应、生猪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日用消费品供应”等销售需求,着力推进商贸物流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各类配送中心7个(含租用)、仓库32个,其中建设冷库8个(含租用),容积达5880.8m³;配备冷链物流车辆33辆。三是“以需定量”加强共享型冷库建设。统筹全市供销系统冷链资源,加强共享型冷库建设,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共享型冷库2个,共20270m³,其中盘州市供销系统企业贵州黔芝菌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根据保田镇及其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需求,建设综合性冷库1个,容积共10000m³,在保障自身基地食用菌冷藏需求的同时,又为当地小黄姜等种植基地提供冷链仓储服务,冷库使用率达80%以上,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冷藏难、损耗大”的问题。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全面加强“832平台”的推广运用,积极推动农产品触网销售,累计引导水城区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4家农产品供应商企业入驻“832平台”,2022年累计通过平台销售农特产品3451.92万元。市供销商贸集团建成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搭建了淘宝店铺“六盘水特产供销之珍”、微信小程序“凉都供销之珍”,运营抖音“六盘水市供销电商”及抖店。六枝特区抵岗村供销社电商果蔬试验种植示范基地,采取“电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钟山区供销社贵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发小程序“黔优鲜”,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各种新鲜半成品蔬菜、肉类等,解决居民生活节奏快、不会做饭等问题。
(六)盘存量提增量,社有资产盘活初见成效。积极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补齐供销系统土地等资产开发利用所缺相关证件手续,形成资产体量,在维持现状利益不变的前提下,统一打包经营,逐步开发盘活传统供销资产,最大限度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对市级社属企业人、财、物集中托管监管,努力实现管理效益和运营效益双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市级社属企业资产收益413.9万元,完成市果品冷冻厂、体育场及康乐北路地块确权登记工作。
二、2023年工作谋划情况
2023年,全市供销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深入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以企兴社、从严治社,加快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渠道,成为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市场保供稳价,全力抓实储备供应。在农资方面,动态监测农资储备、农资供应、化肥价格等情况,据实分析研判,加强部门联动,指导供销系统内农资企业抓好化肥淡季储备和旺季供应,确保春耕、三夏和秋冬等关键时节农资供应充足、流通顺畅、到位及时,为实现全年农业稳产增产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预计完成3.8万吨化肥淡季储备任务、完成9万吨农资供应。在民生商品方面,全力推进凉都供销惠民生鲜店项目,以钟山区为中心,辐射水城区、盘州市及六枝特区,建设完成综合超市10家、小区店90家,实现“百店”目标,通过凉都供销惠民生鲜店、电商保供直营店和供销惠农流动服务点,向群众供应猪肉蔬果、米面粮油、副食干货、日化消费品等平价商品,有效平抑物价。2023年,凉都供销惠民生鲜店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294万元,同时计划与本地生猪养殖大户紧密合作,实现自产自销,让利本地消费者,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
(二)围绕发挥主渠道作用,全力抓实流通网络。一是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推动冷链物流体系、食材配送中心、生鲜超市等流通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供销系统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及共享,提升冷链仓库的使用率,保障农特产品仓储需求,拓展农产品集采集配、直供直销、中央厨房、订单农业等业务,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扶持培育一批营销模式新、产业带动能力强、网络销售规模大、市场认可度高的电子商务龙头骨干企业;整合直播运营、培训服务、展示展销功能,推广“一村一主播”模式;持续引导农产品供应商入驻“832平台”,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力争通过平台销售农特产品2000万元。三是推进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站建设。紧扣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快把基层社打造成为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每个市(特区、区)建设1个仓储配送中心、选点建设30个农村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站示范点。
(三)围绕供销主责主业,全力抓实为农服务。一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继续推进六枝特区郎岱镇高山冷凉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加快推进采茶精品示范基地建设,在六枝落别及折溪全力打造铁皮石斛伴生茶园及高山机采茶精品茶叶示范基地,着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机制。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持续推进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在做好猕猴桃、茶叶、刺梨“凉都三宝”等优势农特产品宣传推广的基础上,带动本地蔬菜等农产品对外销售,助力黔货出山。充分利用供销系统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电子商务、食材配送等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超市、进医院、进社区、进军营、进对口帮扶城市等,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实现助农增收。2023年,农产品“七进”累计达到3500吨;市供销商贸集团农产品业务销售收入累计达2.29亿元。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传统单一的农资供应思维,组建农技农化服务团队,延伸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测土施肥技术推广、种植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预防与生产自救,推动农资供应与农化服务有机结合,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探索基层供销社为各类农民合作社提供税务代办、代理记账、法律咨询、业务培训、项目申报、快递物流等服务,着力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短板。
(四)围绕综合合作,全力抓实业务拓展。一是全力突破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与水钢集团等市内大型国企合作,逐步开展废旧金属、废轮胎、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废旧纺织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成为市供销商贸集团主要产业和核心业务,力争2023年实现收入500万元。二是全力突破项目推进工作。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项目化推动,项目化落实,积极培育供销系统经济增长点,谋划总投资15亿元的专项债项目,2023年拟争取专项债资金5亿元。对已争取到的项目,精细组织实施,精准跟踪调度,确保尽早建成见效。三是全力突破闲置资产盘活。对还未办理确权登记的房屋土地资源,抓紧进行确权登记。全面整合现有供销系资源资产,引入先进经营管理要素,健全架构合理、业态丰富、特色明显、管理科学的新型社有企业运营体系,增强社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围绕政治建设为统领,全力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2023年,争取成功创建市级模范机关,组织开展支部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政治生日以及到社区开展“联创共建”、到党建扶贫点开展“双联双促”等党建活动不少于24次;开展提醒约谈、廉政教育、讲党课等不少于16次。二是认真履行监事会职责。监事会在党组领导下按照章程积极履行职责,找准工作切入点,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开展对理事会履职行为的监督,突出对社有企业、社有资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成员社监事会、社有出资企业监事会工作指导,落实好全面从严治社各项措施,推动全市各级监事会切实发挥监督作用。